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赵忠海,男,辽宁抚顺人。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担任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委员会(YESChina)副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能源教育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及成矿预测等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SCI\EI)30余篇(ESI高被引3篇,热点论文3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参与编写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4项。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1人)20余人。
科研成果或参与课题项目
1.2024-202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内蒙古复兴屯铅锌矿床成因和稀散金属矿化潜力:闪锌矿微区原位成分研究制约”;
2.2024-2026,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蚀变矿物原位地球化学勘查标识体系研究”;
3.2024-2026,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多源地学大数据驱动下的智能成矿预测”
4.2020-2022,主持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耦合机制及成矿机理研究”.
5.2020-2022,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韧性剪切变形对金成矿组分活化和迁移富集的内在机理研究”.
获奖情况
1.“黑龙江多宝山铜金矿外围霍龙门矿集区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成矿预测”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天-空-地-深”一体化的黑龙江成矿带勘查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推广获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排名第1)。
3.“黑龙江成矿带三维地质建模与深部成矿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获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
4.“黑龙江省重要成矿带找矿靶区预测研究”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2)。
5.“新生地壳再造过程中的陆内成矿作用与找矿突破”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找矿奖)一等奖(排名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