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刘兴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职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矿山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奖励评审专家、中国工程院咨询专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工作,所研发的成套针对有色及煤炭等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微生物技术体系,获授权发明专利 40余项;发表SCI、EI等论文70余篇。主持7项纵向科研课题,其中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英国皇家科学院牛顿合作研究项目1项;作为第一参加人或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环保部水专项、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等 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2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前三。技术成果应用于包括中央环保督察项目等我国全域20余个不同类型有色及煤炭等矿区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工程案例,合同总额9.69亿元,利税1.20亿元,节支2.03亿元,致力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项目
(1)中南有色金属冶炼场地综合防控及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2018YFC1802700),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2018-2022,2229万元,主持
(2)冶炼重金属污染场地微生物原位协同修复土壤地下水机制(423307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4-2028,284.5万元,主持
(3)微生物还原固化铀的修复机制研究(519742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2023,60万元,主持
(4)微生物源头固化重金属的修复机制研究(U14022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15-2018,229万元,主持
(5)黄河流域煤矿废弃物资源化与煤矿破损区快速复绿协同技术研究(2022-YRUC-01-0306),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定向项目,2022-2025,1050万元,主持
(6)河道重金属转移转化机制研究(41573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2019,87.4万元,主持
(7)来冶公司老渣库遗址环境风险管控项目(ZH2019J003),中央环保督察项目,2019-2020,951.8万元,主持
(8)铀尾矿(渣)库渗水微生物源头控制技术研究项目(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H10320199303059),横向课题,2019-2022,390万元,主持
获奖情况
(1)202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获奖项目:有色金属采选冶废渣场污染源头综合防控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2)2023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四,获奖项目:长江流域矿山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协同工程技术体系与示范
(3)2021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三,获奖项目:多固废协同微生物地球化学防控有色金属矿山污染核心关键技术
(4)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获奖项目:有色金属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原位固化及生态修复技术
(5)2019年度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三,获奖项目:稀散多金属尾矿库源头污染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
(6)2019年度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7)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八,获奖项目:低品位铜矿绿色循环生物提铜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8)201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获奖项目: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废水臭氧高效菌填料生物膜处理回用新技术